我们总是听到大家说,中国的家庭教育败在“缺失的爸爸,焦虑的妈妈”。但就像许多爸爸并不认同自己的“缺失”一样,许多妈妈也很反感对自己“焦虑”的定义。
在我们抱怨妈妈们的“暴脾气”时,咱们首先要明白,妈妈们的这份焦虑和烦躁,是源于内心的疲惫。
作为家庭“项目经理”的疲惫
女人就像家里的项目经理,要负责家中的各种“进程”管理。
每天,家里大大小小的项目都有不同的截止时间、新的需求、意外情况,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是日常项目,孩子的作业是“加班项目”,老师的各种要求是“突发事件”;
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“截止时间”,每个需求方都有自己的诉求,还要考虑老公、家中老人的满意度……
更不用说,许多职场妈妈刚刚放下(可能还没放下)工作,就要回来继续担任家庭的项目经理。
虽然每件事儿都好像是小事儿,但这些家庭的琐碎,却真的能把人“逼疯”。
理解了妈妈们项目经理的角色,您就更容易理解,妈妈们为什么会因为“没按时吃饭”而唠叨不已,又会因为孩子作业拖来没能按时睡觉而大发雷霆。因为项目经理的一大职责,就是“追进度”啊!
您也很容易理解,为什么妈妈会因为“没别人钱多”而抱怨,因为孩子成绩不够优秀而焦虑,因为这些被她们当成了“项目绩效考核”。
公司的项目无论多大,总有结束、完成的一天,但家里的项目却似乎永远不会结束,妈妈们的疲惫,爸爸们懂吗?
如果您理解了妈妈们的处境,是否能明白我前面说的:转发一篇育儿指导,反而可能引发一次小争执?
请爸爸们先收起“理性”
爸爸们虽然是出于好心,希望能够给妈妈们更多的知识、建议,让她们放下焦虑、更轻松的应对孩子、家务。
但是,对于“家庭项目经理们”而言,这更像是一次“客户投诉”。
我们要明白,所有的“你应该这样做……”,都是一次否定,对孩子是如此,对妈妈们也是如此。
最糟糕的应对方式,莫过于在妈妈们发火的时候,或者“想起来就气”的时候,告诉她们“你不会教育”,“孩子这样都是你的错”。
我认识的一位妈妈,就在老公的一次“你折腾这么久,孩子也没见好……”之后完全的崩溃,离家出走。
所以,如果爸爸们真的够理性,就需要理解妈妈们发火时已经用尽了她们的自控力,因为她们太疲惫了。
所以,如果爸爸们真的够理性,就需要先收起您的“理性”,从感情上给妈妈们更多的温暖。
“看你生气,我很心疼”
在妈妈们跟孩子发火的时候,请把她们从鸡飞狗跳的战圈拉开,告诉她:“看你生气,我很心疼。”
这也许能够帮助妈妈找到“被爱”的感觉,激发她身体里“催产素”的分泌,降低压力指数,帮助她恢复理性。
也许她会开始跟你抱怨,别跟她“理论”,一个拥抱才是暴怒中的妈妈们最需要的。
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”
当妈妈们向你抱怨,孩子如何不争气、自己如何没办法,千万别长篇大论您的育儿高见,妈妈们只是需要发泄积压的情绪,您的倾听已经是最大的帮助。
在她抱怨的间隙,别忘了加上一句: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”。
这句话不但能够立即让她感到温暖,还能够成为她们之后每一次焦虑、无助时的“小暖炉”,慰藉心灵。
“孩子有他自己的路”
当妈妈们平静下来,别忘了提醒她划好“边界”。
作为妈妈怀胎、哺乳,我们跟孩子之间的联系总是更紧密,有时候甚至会把孩子和自己看作了一个人。
虽然孩子渐渐长大了,这种“他是我的”的观念却没能放下。就像很长一段时间,我都要求儿子必须带着智能手表,随时可以看到他在哪儿、监听到他在说什么,这让我觉得跟孩子之间的脐带还没有断。
但是,作为父亲,您需要提醒妈妈,“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路。”
教育的意义,是等到有一天我们不在孩子身边,他还能够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,不畏困苦艰难,自己踏出一条人生路。
要达到这个目标,我们就不能帮他把一切都准备好、照顾好,需要他从小自己多尝试、多犯错误、多多的自己爬起来。
我们需要跟孩子“划清边界”:生活是你的、学习成绩也是你的,未来的日子是你自己的选择。父母可以辅助、帮忙,但绝不是主导,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生活要过。
金星曾经对因为考60多分而沮丧哭泣的儿子说:“这个成绩是你自己的选择,你选择玩,不写作业,理所当然就是这个成绩;别人选择认真学习,他也理所当然可以考90多分。”
只有妈妈们摆正这个位置,更多的思考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,而不是如何搞好孩子的成绩时,亲子关系才会更和谐美满。
爸爸们,下次晚上“鸡飞狗跳”的时候,您知道要说什么了吗?妈妈们,如果觉得写得不错,不妨发给老公,让他们明白怎么哄你。